20190804 – 社會服務與服務社會: 心動不如行動
/在: Sermon /通過: AACC
講員:梁健雄傳道
經文: 彌6:8
信息大綱
引言:
在行出社會關懷之先,要弄清心態的問題,我們會先探討正確的心態再一同思考可以作的行動。
講道大綱:
1) 行公義
2) 好憐憫
3) 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
總結:
你準備如何?
20190728 – 基督徒的真記號
/在: Sermon /通過: AACC
講員:李秉源牧師
經文:加拉太書6章11-18節
信息大綱
1.基督的十架(the Cross of Christ)
2.耶穌的印記(the Marks of Jesus)
引言
本段是加拉太書最後一段的經文,即是全書的結束。因為預期收信的加拉太人會在崇拜聚會中公開誦讀此信,因此,結束的話就有點像是一篇講章的「結論」。保羅特意從代筆人手中接過筆來,親手寫了這一段,即6:11-18 。其作用有以下的幾點:
(1) 作為真確的記號(=這信是保羅的)
(2) 到尾聲啦(=大家精神些)
(3) 有重要的話要說
20190721 – 撒種與收成:把握機會向眾人行善
/在: Sermon /通過: AACC
講員:楊坤元傳道
經文:加拉太書6章1-10節
信息大綱
「種的是甚麼,收的也是甚麼。」(加六7)耶穌在教訓人要提防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,影響力像一點點的麵酵時,說:「隱藏的事也沒有不被人知道的。」(路十二2)意思是如果我們表面上有好行為,向人行善,但若內裏有另有私心,總有一天,別人必定看見我們的底蘊,真正的居心會顯露出來。
從保羅指責在加拉太教會中混淆了基督福音的假師傅的提醒裏,保羅在「行善」的事上有甚麼指引?我們「行善」時需要注意甚麼?
信息大綱
撒種與收成:行善的基礎
行善的指引:
(一)用溫柔的心去挽回
(二)對神對己坦白
(三)受教圖報
查經材料
1.加拉太信徒想要從福音真理以外的途徑去尋找自己的價值,但保羅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做?講道中只能涵蓋其中三樣,請嘗試在(加六1~6)更詳細地例出。
2.(加六1)「偶然被過犯所勝」。當中一些加拉太信徒偶然被甚麼 過 犯所勝?(參考加五2~4;也參考加三1~2)
3. 為甚麼第3節的態度會阻礙人去行出第2節的教導呢?
4. 在第1題中所詳述的:
a. 哪些是你的團契/小組擅長的?哪些是你們可以做得更好?
b. 帶哪些是你個人在團契/小組中可以帶出不平凡的影響力?
5. 第7~8節帶出甚麼得原則?這原則對你有甚麼衝擊?
20190714 – 敬拜的聖地
/在: Sermon /通過: AACC
講員:李秉源牧師
經文:約翰福音4章19-24節
信息大綱
19婦人對他說:「先生,我看你是一位先知。20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敬拜神,你們倒說,應當敬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。」21耶穌對她說:「婦人,你要信我。時候將到,你們敬拜父,既不在這山上,也不在耶路撒冷。22你們所敬拜的,你們不知道;我們所敬拜的,我們知道,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。23時候將到,現在就是了,那真正敬拜父的,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他,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敬拜他。24神是靈,所以敬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他。」
引言
撒瑪利亞婦人與耶穌的對話,反映當時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爭論了數百年的一個問題,哪裡是敬拜神的聖地?然而耶穌所給予的回答,卻遠超過婦人的預期;主對敬拜聖地的重新定義,不單凸顯了基督教信仰的特質,更點破多個民族對土地空間具神聖性的迷思,像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為聖城耶路撒冷的爭戰不休!
信息大綱:神尋找的敬拜者(the true worshiper)是
- 在耶路撒冷的人?
- 以靈以誠的人
結論:必須隨著聖靈感動來敬拜的人!
20190707 – 要結真果子
/在: Sermon /通過: AACC
講員:梁健雄傳道
經文:加拉太書5:19-26(和修本)
信息大綱
引言:
作為基督徒,理應是以耶穌作生命榜樣去成為一個合神心意、愛神愛人的人,但為何歷世歷代的信徒都會出現這段經文所講的惡行? 問題出自哪裡?
1) 人的本性:屬情慾不能承受神國 (5:19-21)
2) 聖靈的果子:結出人的美善本質 (5:22-23)
3) 我們應當做的: 靠聖靈行事 (5:24-26)
結論:
正視及勇敢面對自我中心(肉體)的問題,不要再自以為屬靈,靠主的恩典及能力將邪情私慾及自我中心釘死在十架上,結出真實的聖靈果子。
分享問題:
1) 在5:19-21 列出情慾的事項中, 有哪些是自己需要靠主勝過呢? 它們以什麼的形式出現?
2) 承上題, 你是否對某些事物有過渡的渴望以至於你產生那樣的思想或行為?
3) 在5:22-23挑選聖靈果子的幾個特質。這些特質如何成為信靠福音的結果?
4) 承上題, 這些特質如何反映在我們對他人的服事上?
5) 在產生這些品質方面, 我們要做的是什麼? 聖靈要做的是什麼?
20190630 – 撒母耳的一生
/在: Sermon /通過: AACC
講員:孫偉光牧師
經文:撒上12:1-25(和修本)
信息大綱
引論:每人只有一個一生。如何總結我們的一生?
本論:聖經如何總結撒母耳的一生:
1. 榜樣:走在前面
- 使人跟從v1-2a
- 高透明度v2b
- 按牧回憶
2. 權力:正確使用
- 沒有搶奪v3a
- 沒有欺負v3b
- 沒有受賄v3c-5
3. 架構:簡單直接
- 人的罪性v8-10
- 神的方法v11;申17:14-15a、18-19
- 人的方法v12;8:5
結論:哪一種方法更能使人看見神?v14、25
撒母耳退休後v23-24
20190623 – 福音的自由(Gospel Freedom)
/在: Sermon /通過: AACC
講員:李秉源牧師
經文:加拉太書5:13-18(和修本)
信息大綱
1.以愛彼此服侍(13-15)
2.順著聖靈行事(16-18)
經文的查考與分享
1. 動腦筋題。
1.1為自由(freedom) 下一個定義。
1.2自由,有沒有限制?有限制算不算是自由?
1.3基本人權裡包含「四大自由」,即言論自由、信仰自由、免於貧
窮自由、免於恐懼自由。查找最近的新聞事件,其成因與此有關的。
2. 經文題。比較5:1和5:13兩節經文。
2.1基督釋放的自由是什麼自由?
2.2神呼召我們的自由又是什麼自由?
2.3兩者你都享有嗎?活出後者有什麼難處?
3. 關於「自由」與「愛的服侍」
3.1兩者是如何連上關係的呢?
3.2舉兩位聖經人物為例證?
3.3你曾經驗過這種「以愛服侍」的自由嗎?有沒有「為難」的感覺?
4. 關於「不可把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」,這算不算是對自由的限制?聖經為何要設這限制?
5. 保羅說:「全律法都包在『愛人如己』這一句話之內」(14)
5.1耶穌在哪裡曾講過類似的話?
5.2兩位高人其實都是引自舊約的哪一金句?
5.3想想,在教會或澳洲的律例裡有哪些條文讓人感受不到愛的?
它為何會存在?
6. 保羅說了一個「反面教材」,在第15節。
6.1保羅把加拉太信徒的彼此相待描述成什麼圖畫?可怕嗎?
6.2你曾經歷過類似的教會生活嗎?今後要如何防止再次發生?
7. 閱讀第17節,「靈與肉,互相為敵」。
7.1出現了幾次?代表什麼?
7.2「靈」與「肉」皆在描述人的某種存在狀況。哪是什麼狀況?
7.3「靈肉爭戰」的戰場在人。信徒有此爭戰嗎?
非信徒會有嗎? 哪個聖經人物有此爭戰的經歷?若有肢體面臨這
爭戰,你會怎樣幫助他/她呢?
8. 為幫助信徒過得勝的生活,保羅最後給予什麼的「勸勉」或「秘訣」?(答案在16和18節) 你若能領悟到,請分享。
9. 自由回應題。用「自由」與「愛」兩用詞,創作一句子,作為你個人生活的座佑銘。
20190616 – 福音的自由:脫離挾制
/在: Sermon /通過: AACC
講員:楊坤元傳道
經文:加拉太書5:1-12
信息大綱
加拉太信徒向來在因信基督稱義的真理中跑得好(7節),但因為中間有人的攪擾,他們已經從因信稱義的真理中偏離了(10節),甚至他們瀕臨與基督隔絕,與基督再沒有任何關係的危機,因為他們差不多要做一個回不了頭的行動,就是行猶太人傳統的割禮(2、4節)。
今天挾制我們的軛是甚麼?保羅教導我們如何回應?
(一)挾制我們的軛?
(二)憑著對基督的信心站穩
(三)我們在基督裏的身分
20190609 – 愛護地球主日-人類與地球
/在: Sermon /通過: AACC
講員:李秉源牧師
經文:創1:26-2:3; 羅8:18-24
信息大綱
1.命運共用體
2.家園與管家
為宣揚對地球的關愛,聯合國特定每年4月22日為「世界世球日」,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。
大衛.羅茲寫道:「管家職分的概念,指人類是有責任去關愛受造的地球本身。人類在管家職分上失職,導致現今的生態危機,危害氣候穩定、臭氧層、動植物的生物多樣性等。作為基督徒,我們有什麼責任?」(大衛羅茲)
Carl Edward Sagan(1934-96),美國天文學家、天體物理學家、宇宙學家、科幻作家,當他看著旅行者1號(Voyager)自64億公里之外太空回眸看地球(1990)所傳回來的照片時,只見到0.01像素的「黯淡藍點」,他感嘆地寫下這段佳話:
「碩大的宇宙夜幕中一個孤獨的圓點,對我來說,它强調了我們在更友善、更積極地處理相互之間的關係上的責任,以及保護和愛惜這個黯淡藍點的責任,這是人類已知的唯一家園。」
德國當代著名的神學家Jurgen Moltmann,在他中期的神學思想裡有意地將人類的文明整合到地球自然體系中。這樣Moltmann體會到:「人類的歷史在地球的自然極限中開展,只有當人類尊重地球的極限及其律則、循環和韻律時,人類的文化才能延續。」
宣講「人類與地球」這一主題,目的是要大家認識聖經對大地的教訓,學會與大自然相處,更懂得愛護地球—我們唯一的家園!